客人的女兒陪著媽媽來作服務,在媽媽洗髮的時候,說她最討厭洗頭時間了。
聽到這裡,一旁幫她媽媽洗頭的我差點忍不住回口說我也是。
小時候總覺得洗頭髮是麻煩事。
還不會洗頭的時候,媽媽唯恐我們小小愛流汗的腦袋瓜洗不乾淨,
總用五指山死命摳抓腦門。洗完之後還得乖乖把頭髮吹乾。
好寶寶九點鐘得上床睡覺,這樣大費周章一來看電視玩耍的時間又少了半小時。
一直到國小某天,看了一篇兒童讀物上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隔天要期中考,
正當為了背不起隔天的考試內容煩惱的同時,洗髮精小精靈出現了!
小精靈建議討厭洗頭的主角去洗個香噴噴的頭,幫助頭腦清新減少壓力。
結果隔天主角果然考試幾罷昏!
看了這篇故事之後,對洗髮這擋子事兒信心大增,
覺得洗了頭好像可以增加考試一甲子的功力,
從此以後對洗頭這件事情再也不那麼排斥了,
考試前還會記得要洗個頭。
當然考試的成績不會因為多洗了頭而增加個幾分,
不過卻更能在洗髮的過程中享受洗髮精的香味以及綿密泡沫在頭髮上的觸感。
流汗之後洗頭,更能感受到毛孔在呼吸的那種清爽感。
適度的按摩頭皮更能幫助促進毛囊的健康,
順便釋放一整天用腦過度後的壓力。
所以許多人在疲憊的時候,總會想要找個舒適的 salon,體驗一次洗髮及頭皮spa。
可以幫助緩解平日工作的疲勞。
溫佑君老師在溫室效應裡面有篇文章說:
一個人怎麼選擇洗澡的方式,跟個人選擇安身立命的方式有關。
我覺得這句話也可以改成:一個人怎麼選擇洗髮的方式,跟個人安身立命的態度有關。
古代人為了養生,每隔三天洗一次頭,稱之“沐”。並且知道用洗米水來增加頭髮的亮澤度。
現在的生活步調和氣候影響了我們的作息方式,已經習慣每天洗澡的現代人,
淋浴的同時可能順便就洗了頭髮。洗頭不再是養生的處方,而是符合國民禮儀的日常習慣。
一切講求速效的現代,有人可以一塊肥皂從頭洗到腳,只花五分鐘解決全身的清潔(應該都是當兵訓練出來的吧)。也有人從在浴室放滿瓶瓶罐罐,好享受每天挑選洗髮精的樂趣。
我們雖然不用把自己的浴室變成小型屈塵氏,不過當洗髮精的功能已經不只在單純清潔,而是維持髮型和頭皮健康的工具之一(甚至洗髮精內添加的精油還有舒緩療癒情緒的作用),選擇一套屬於自己的洗護髮產品,看來大概也就沒有那麼假掰了吧!
最近小S在電視廣告中大力提倡:一定要有自己的洗髮精。一點也不錯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